足底三维扫描仪与足底压力分布系统的协同检测
1. 技术原理与数据互补
静态形态分析:足底三维扫描仪通过激光或光学技术(如精易迅eSole-300Pro)以毫米级精度(≤0.5mm)获取足弓高度、趾骨排列等三维参数,生成静态足型模型。
动态功能评估:足底压力分布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阵列实时记录步态中足底压力分布(如扁平足患者骰骨压力升高),两者结合实现“形态-功能”双维分析。
2. 协同应用场景
疾病诊断与干预
联合检测可精准识别拇外翻(>15°)、高弓足等结构性畸形,并分析其对步态的影响(如压力分布异常)。
案例:糖尿病足高危人群通过定期扫描跟踪足弓变化,结合压力数据预测溃疡风险。
个性化矫正方案
扫描数据生成的3D模型直接用于定制矫正鞋垫,压力测试验证矫形效果(如中足压力降低≥20%)。
“扫描-设计-3D打印”全流程,2小时完成个性化鞋垫生产。
3. 技术优势
效率提升:单次扫描仅需10-15秒,避免传统石膏取模的不适。
数据可视化:STL格式文件支持3D打印,热力图与三维模型叠加分析提升医患沟通效率。
4. 操作流程示例
扫描准备:脱袜标记跟腱中心点,双脚平行站立于扫描区。
联合检测:扫描仪采集形态数据→压力板测试步态压力分布→生成综合报告(含足弓类型、内外翻程度)。
结果应用:数据导入3D打印系统,定制鞋垫或运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