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压力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分析足底压力分布及步态分析的生物力学测试诊断仪器,广泛使用于临床、运动、人体工效等领域。
测试方法和测试者的配合程度会直接影响测试结果和测试的重复性,因此测试方法非常重要。
一、测试方法
1.测试前检查:足底压力监测系统传感单元的灵敏度、线路、软件的接口是否正常。初开机及长时间搁置后必须进行零点校准及压力基线校准,以消除传感器漂移带来的误差。
2.测试者:测试前告诉测试者有无特殊姿势要求,(尤其是测试动态步态,要告诉测试者测试前后几秒钟要保持姿势不变)要消除恐惧及紧张,以免造成测试姿势不正确。
如果测试动态步态,建议受试者走一小段路热身,以保证步态正确。测试时赤足或穿规格一致的检测鞋,鞋底厚度要一致,以保证压力传导的准确性。
3.测试环境:测试时地面要平整、干燥、无电磁干扰。
静态测试时双脚两脚平放,双脚自然分开,两脚的内、外侧与地面保持等距离接触,身体重心在此两脚之间。进行动态测试时,路线要直线、不间断。首步及末步均参与测试。
数据采集和分析: 足底压力测量时,传感单元会记录受试者足底各个区域的压力分布、压力接触时间、重心移踪,以及压力峰值。
测试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压力热力图及相关参数。使用者应根据实验目的选择相应的分析模式(静态模式、动态模式或平衡模式),并保存完整的测试记录,以便他人重复验证。
二、注意事项 传感垫的保养: 传感垫容易弯折、受压、高温潮湿,使用后要清洁、存放。建议每3-6个月由厂家或专业机构校验其灵敏度。
测试后对传感垫进行灵敏度检测。受试者安全: 测试时有跌倒、滑倒的危险,尤其是动态行走测试时。
如果受试者有足部疼痛、骨折、神经系统疾病等,要经过医生许可后方可测试。测试时要注意受试者隐私保护,不泄露任何个人健康信息。采集数据的限制: 足底压力测量反映的是受试者测试当时足底的压力分布情况,易受受试者疲劳度、步频、测试时的心理状态影响。
采集的数据不能作为诊断依据,操作人员在解读压力图时要结合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标准化操作: 不同型号的设备传感密度不同、采样频率也不同,这会影响测试结果。为保证不同测试结果之间的可比性,应该使用标准测试协议和数据处理方法,尤其是科研和多中心临床试验。